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人民論壇調研組(執筆:張堯、馮一帆、劉明)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打造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有領導農業強國建設能力的‘三農’干部隊伍,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鄉村人才隊伍?!贝髮W生既是鄉村振興各類人才梯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大學生融入鄉村振興,既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在廣闊的鄉村建功立業,也有利于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陽泉市位于山西省東部,是晉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近日,人民論壇調研組赴山西陽泉進行實地考察,聚焦當地“引、育、用、留”匯人才的具體實踐。
人民論壇調研組專家與到村大學生面對面交流
引:“我將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坡頭發展盡己所能”
“過去采用‘聘任制’,大學生到崗后人心不穩,還要考慮考公考研,實行‘鄉村振興萬人計劃’解決了到村工作大學生的編制名額,大大減輕了這一批青年人才的后顧之憂?!焙拥祖傸h委書記馮燕斌介紹道。
陽泉市按照“統籌管理、精準使用、嚴格考核”的原則,采用“減上補下、縣編鄉用”方式,對青年人才“縣管鄉用”展開了有益探索,以務實高效的用編用人制度,打開了鄉村人才振興的新思路。
平坦鎮坡頭村到村工作大學生田思杰發放文明手冊
本次調研走訪的陽泉郊區下轄6個鄉鎮,目前共招錄85名到村工作大學生,其中郊區河底鎮此次招錄了24名到村工作大學生?!拔以谄骂^村生活成長,未來的好多年,我將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坡頭發展盡己所能?!焙拥祖偲骂^村到村工作大學生田思杰在畢業后選擇回到本村工作。對他來說,回村任職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寄托著他許多的情感與期待。
“大學生投身鄉村振興,不但有利于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培養年輕干部,也是在用實際行動落實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北本煼洞髮W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在調研過程中高度評價了陽泉市以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推動鄉村振興的工作成效。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虎生認為,陽泉市圍繞“鄉村振興萬人計劃”的相關實踐探索政治站位高、工作落實好、工作成效不俗,完成了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和青年成長的三方互動。
育:“這批年輕人是我鎮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
“通過精心管、細心育、暖心幫,我們將著力建設一支本領強、作風實、能干事的優秀到村工作大學生隊伍”,張莊鎮黨委書記王耀昌對培育到村工作大學生隊伍提出了這樣的期待。
陽泉市構建起“鄉鎮領導結對幫、站所骨干帶業務、農村書記教實踐、駐村干部傳經驗”的“4對1”幫帶模式。鼓勵到村大學生在鄉村振興“主戰場”爭當“六大員”,破解大學生“到村缺人氣、干事缺底氣”難題。通過制定黨建領航提標、政策宣講解讀、“百戶問計”走訪、集體經濟壯大等工作規范,有效破解大學生融不進、推不開、干不深等問題。
陽泉盂縣到村大學生論壇
人民論壇調研組走訪的張莊鎮是平定縣的礦產資源大鎮、工業和交通重鎮,下轄30個村,目前有30名到村工作大學生。張莊鎮黨委書記王耀昌介紹說:“我們班子成員中的5個人都曾是大學生村官,這批年輕人是我鎮鄉村振興的新鮮血液,我們把青年工作當作一項戰略工作來抓,對抓好到村工作大學生工作是非常有情懷的”。
“陽泉市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蹚出了一條新路?!敝薪M部黨建研究所原副巡視員劉劍輝對陽泉市青年干部培養的管理模式創新、培養機制創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從“輸血”與“造血”“愿景”與“價值”“嚴管”與“厚愛”“組織”與“個人”四組關系,為進一步優化大學生到村任職工作提出了建議。
用:“致力奉獻青春于農村的強大動力”
青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在陽泉,許多到村大學生都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積極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
平定縣張莊鎮到村工作大學生李林就是其中之一?!拔业膶I是傳播學,主攻廣告設計、新聞寫作、活動策劃等,愛好是攝影。在鎮黨務辦工作時,共策劃制作抖音視頻30余條,播放量高達50萬,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也是對我深深扎根于農村,致力奉獻青春于農村的強大動力?!?/p>
河底鎮程莊村到村工作大學生郝明霞講解移風易俗特色亮點工作
在用人環節,陽泉市結合各村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實際,充分尊重大學個人意愿、興趣愛好和專業特長,實施到村任職雙向選擇。保證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充分激發青年干部的干事熱情。引入“平急結合”機制,在統籌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在重要工作、重點任務、重大活動中,對到村任職大學生統一力量、集中使用,在實戰中鍛煉人才隊伍、在實踐中發現堪當重任的“好苗子”。
李家莊桃坡村到村工作大學生史可寧有同樣的感受——“到村半年來,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價值的那種喜悅,第一次感受到了廣闊的農村,對于我們這些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年是多么的渴求?!?/p>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評價道:“陽泉市在青年干部培養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實踐經驗,對如何發揮到村任職大學生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p>
留:“心中有光、肩上有責、手中有招、腳下有泥”
到村工作大學生擔當著強農興農使命,必須懷有知農愛農的情懷。專題調研走訪的陽泉市盂縣轄13個鄉鎮、277個行政村和1個城鎮辦事處。2021和2022年,盂縣分兩批招錄277名到村工作大學生,占陽泉市招錄到村工作大學生總數620人的近五成。
秀水鎮鎮長李小軍曾擔任過大學生村官,談及這一段經歷時動情地說:“大學生村官要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如果對農業、農村、農民沒有感情上的認同,人就待不久”。
談到對到村工作大學生的期許時,他說道:“到村工作大學生要把個人的價值追求和黨和國家目標、基層具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集體的事業成就個人價值,做到心中有光、肩上有責、手中有招、腳下有泥”。
平定縣岔口鄉到村工作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
去年通過招考到村工作大學生劉獻予同樣表達了對鄉土的熱愛,他說:“我們熱愛這片土地,青年人才到村工作的無數日夜見證著家鄉的發展,也將為家鄉帶來更多希望?!?/p>
陽泉市通過提升待遇激勵、設立市縣專項扶持經費、打造村工作大學生服務中心、建立鄉鎮大學生營地等方式,政治激勵、物質獎勵、精神鼓勵相結合,不斷提升到村任職大學生的爭先創優的積極性、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扎根鄉村的事業心,幫助青年干部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提升其歸屬感和自豪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周少來從青年干部培養的實踐經驗提煉、鄉村振興品牌打造等角度提出了建議:“鄉村振興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人才培養的長效發展還要需為基層干部打造流動性的制度平臺,為鄉村人才提供穩定、可持續的保障機制?!?/p>
基層農村的廣闊天地和火熱實踐,正是年輕干部成長的最好“課堂”和展示風采的最佳“舞臺”, 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