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沈玉燕(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靳麗芳(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領域就是社區建設,未來社區建設旨在讓居民體驗智能化、人性化的便利?!拔磥砩鐓^”最先成為社會學和傳播學研究者熱衷研究的對象,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社會學教授威廉·米切爾和傳播學家羅杰·菲德勒。近些年來,國內外應用智慧化建設的方式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未來社區經典作品,如新加坡“淡濱尼社區綜合體”和倫敦“金絲雀碼頭”,其智慧化建設成果令人驚嘆不已。在未來社區建設場景下,可運用新興物流技術集成社區快遞、零售及餐飲配送,有力助推未來社區建設。
社會需求催生無接觸物流模式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線上購物需求急劇增加,對社區物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全球性疫情對社區物流的安全性和時效性等產生了進一步的需求。適逢“大云移物智”(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智慧城市這樣的理念出現,應急物流與無接觸供應鏈相結合,成為物流供應鏈新業態,推動了無接觸配送模式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無接觸配送模式逐漸成為我國快遞行業新的增長點。送貨員通過使用智能快遞柜等工具,將寄遞的商品放在顧客指定的地點,而無須與顧客直接接觸。無接觸配送模式將顧客的體驗作為重點,采用網絡信息共享和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定位,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與傳統的送貨上門由客戶簽收業務相比,其核心變革在于“無接觸”。這是顧客對寄遞服務精細化需求的一種表現,即通過社區物流終端的資源整合、信息匹配和效率優化來實現。
事實上,無接觸配送模式是由現代城市生產生活特征所決定的。一是流動社會的需要,包括快遞員、社區居民的普遍流動,較難形成信任關系,避免直接接觸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二是生活空間與工作空間分離的需要,因為一般居民的工作空間遠離社區,而快遞員的工作地點是社區,二者工作時間重合導致時空不可交集。三是隨著社會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快遞員的數量將無法滿足社區居民對物流配送日益增長的需求。四是快遞員隊伍個體差異大,服務水平很難滿足社區居民的未來需求。
無接觸物流應用領域廣泛
在新零售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對社區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變革和競爭已悄然開始。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社區物流的末端配送領域,希望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無接觸配送模式既是一種經由商業運作而生的物流模式,同時也是企業參與社區治理的一種表現,體現了社會治理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特征。
隨著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運用,無接觸物流模式已被應用于社區建設與治理的各個領域。例如,在社區治安、交通等方面,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動了多樣化的購物需求和更好的消費體驗,大流量的物流以配送人員為載體,增加了社區治安與管理等方面的成本。但無接觸配送物流降低了快遞員等物流配送人員的流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區治安、交通等方面的壓力。再如,在社區養老方面,無接觸配送模式為老年人購物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方式,為社區養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總而言之,無接觸配送模式已超出了純粹商業物流領域,被廣泛應用于社區治理的各個領域,且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就此而言,積極挖掘其應用潛力,可為創新社區建設路徑提供一定指引。
推進未來社區韌性治理可持續發展
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模式指的是以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憑借自動化、定制化、節能化和靈活性等特征,以用戶的需求為依據,向服務提供商進行反饋,從而達到服務個性化的定制模式。借鑒C2M的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將社區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有效融合,盡量縮減不必要的環節,可實現居民和社區之間的“短鏈”快速鏈接。這種聯結基于未來社區建設的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使得社區治理體系中各種要素得到優化提升。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由數量均衡、結構均衡、時間均衡和空間均衡四個維度構成,不僅能夠為未來社區的居民帶來迅捷、方便和良好體驗的配送服務,還可以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在數量均衡方面,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提升未來社區的應急治理能力,可根據供需變化快速進行動態調整,滿足社區居民需求。例如,通過走訪了解未來社區的供求情況,結合智能云倉數據,可自動對物資的數量進行計算并進行調整,以快速高效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物流信息系統還可以從居民的使用感受和需求來進行反饋,引入小區快遞柜、快遞保溫柜等無接觸設備,提高社區的配送服務質量。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持續推動技術運用與社區應急治理的交互融合,應用大數據平臺精準了解社區的應急資源,以精準高效的信息化技術為社區應急治理工作及時、規范、有序的開展提供保障。
在結構均衡方面,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為未來社區的安全治理保駕護航。無人配送的智能設備具備查驗違禁品和人員身份識別的功能,且與信息平臺互聯,可以有效識別并制止違禁品與潛在危險人員。在以社區作為無人配送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中,虛擬數字人、智能機器人結合智能取物柜、無人配送站等智能末端配送設施,以及智能售貨機、智能微菜場、智能回收站等智慧零售,為打造數字化未來社區推波助瀾。同時,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也大大提升了社區的疾病防控和衛生治理水平,在預防和控制重大傳染性疾病的輸入和擴散方面有重要意義。
在時間均衡方面,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有利于提升配送效率,同時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社區物流配送夯實信息化建設,實現共享共用,可以全天候提供服務。通過物流信息網絡平臺進行物流下單,居民可以自主選擇配送時間、提貨地點、二次配送等個性化服務。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有序規劃配送方案,防止社區中大規模人群聚集,避免滋生矛盾和群體性事件,能夠加強未來社區的有序化治理水平。
在空間均衡方面,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促進未來社區的公共空間治理,提高社區服務水平。未來社區通過綜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加快社區智慧物流網絡建設,形成功能健全、網絡覆蓋面廣的社區多級物流網絡,支持復雜環境下的配送服務,如惡劣天氣、夜間配送。作為無接觸物流設備之一的社區快遞柜,是一種新型末端配送載體,可以完善無接觸物流配送、貨源收集、信息共享等功能,實現雙向貨物流通。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能夠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有效避免物品長期雜亂無章地占用社區的公共空間。
無接觸物流均衡體系通過增強關鍵要素保障能力,強化多主體參與,有助于推進未來社區韌性治理可持續發展。無接觸物流凝聚了一系列科學技術成果,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科技相互融合,推動了生活、生產方式的變革,也提供了展示和融入現代科技潮流的平臺,有利于社區居民知識的增長、視野的開拓和精神風貌的提升。無接觸物流通過應用現代科技為人民群眾不斷提供更好的服務,真正踐行了創設未來社區的初心:為民、便民和利民。
未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未來社區的建設,未來社區的發展將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活力和牢固的基礎。無接觸物流作為聯系未來社區和城市的重要紐帶,也將為城市的韌性提升和高效運轉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系浙江省軟科學研究項目“無接觸物流對浙江未來社區建設影響因素研究”(2021C35122)、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劃項目“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企業數字服務化的實現路徑研究:資源編排視角”(2023QN010)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