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3dxu9"></tbody>

<em id="3dxu9"></em>

      <em id="3dxu9"><acronym id="3dxu9"></acronym></em>

      <th id="3dxu9"><pre id="3dxu9"></pre></th>

    1.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正在閱讀:學科與產業融合 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首頁> 輪播圖 > 正文

      學科與產業融合 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2023-03-27 10:11

        作者:李飛(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副教授、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一體化統籌布局,突出了三者整合協同、共同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地位與重大意義。而學科與產業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辯證統一發展的兩類最為重要的載體,二者之間的融合水平體現了一體化配置效率以及一體化發展質量。

        讓學科與產業形成良性互動

        高等學校的學科組織是從事科技研究、人才培養的主體,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培育載體。企業作為產業微觀組織將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轉化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一動力,因此產業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載體。

        全球科技創新規律和經驗表明,從學科到產業的發展不是鏈條式,更不是單向式的?;厮莸谌涡畔⒓夹g革命演化歷程,從半導體理論到晶體管的發明,再到催生了蘋果、英特爾、微軟、谷歌等一大批科技型企業,而這些科技型企業的研發活動又反過來激勵了信息科學的發展,例如微軟投資的OpenAI開發的ChatGPT模型實現了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突破。因而,有 “斯坦福大學成就了硅谷、硅谷也成就了斯坦福大學”這樣的說法。源于學科突破、興于產業發展、榮于人才匯聚,這便形成了學科與產業良性互動、有機協同的融合發展態勢。因此,我們應以學科與產業深度融合為戰略核心,大力建設世界一流學科與世界一流企業,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更好地一體化發揮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統籌推進學科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要堅持體系觀思想,優化學科治理體系,強化創新主體地位,統籌推進學科與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創新資源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不同系統間的一體化貫通性配置,實現國家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提升。

        一是優化促進一體化發展的學科治理體系。近年來我國非常重視交叉學科建設,但是,交叉學科的評價與治理體系還有待完善,學科與產業融合發展還不夠緊密。應以實體化運行的思路推進原有的學部制改革,切實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完善“學院主責教育、學部主責科研”的矩陣式結構。

        完善校院兩級治理體系,進一步提高學院辦學自主性,擴大辦學自主權,充分發揮學校在一流學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在國家鼓勵和支持學科交叉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加強學校層面在學科交叉領域的統籌協調作用,對學科交叉前沿重大領域做足規劃預測、強化資源配置、固化制度體系,建立更加靈活的新興學科的設置程序,激發與保障學科體系的發展活力。

        二是強化促進一體化發展的創新主體地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具有明顯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資源要素整合和集成創新能力強,對促進學科交叉融合以及科研成果轉化具有引領帶動性作用,能夠高效地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具備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領軍企業是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體現。為此,應瞄準事關我國產業、經濟和國家安全的若干重點領域及重大任務,推動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有機整合,組建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實施一批面向未來產業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強化跨學科研究力量統籌動員與組織協調能力。此外,還應引導加強一流企業對重點領域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投入,校企合作設立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發揮企業在產學研資源整合方面的優勢,堅持在重大項目、創新實踐中建設發展學科、發現培育人才。

        三是完善學科與產業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以“產學研用”融合創新思路,央地協同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平臺建設布局,以任務為導向打造跨領域、多層次、多學科交叉的科技攻關人才隊伍,形成一批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標志性成果。圍繞國家和地方確定的重點發展領域,推進高校與行業科技領軍企業合作成立學術指導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促進學科建設、專業認證與創業就業資格協調聯動。鼓勵支持校企共同開展基礎性、前沿性科學技術研究、技術科學研究,除捐贈形式外,對于企業投入到交叉前沿學科建設的科研經費也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政策,同時建立完善國有企業投入開展基礎研究活動的評價激勵機制與免責機制。

      [ 責編:王曉秋 ]
      閱讀剩余全文(

      相關閱讀

      您此時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聞表情排行 /
      • 開心
         
        0
      • 難過
         
        0
      • 點贊
         
        0
      • 飄過
         
        0

      視覺焦點

      • 第十九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開幕

      • 日行三萬步的高鐵“補水人”

      獨家策劃

      推薦閱讀
      臨近七一,位于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的青島中德生態園小學開展"童心向黨"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小學生們親身感受時代的偉大變遷。
      2023-06-28 10:34
      2023年6月26日,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綠樹碧水與藍天、白云、城市、田園相融成景,如同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2023-06-27 10:21
      2023年6月25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的白云山水庫,因水生態環境改善,形成了天藍、岸綠、水清、景美的生態環境。
      2023-06-26 11:07
      2023年6月23日,游人在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西洛街道千畝荷塘休閑賞花。
      2023-06-24 09:41
      2023年6月22日,在新疆博湖縣博斯騰湖大河口景區,精彩的"水上飛人"表演吸引各地游客駐足觀看。精彩的表演給各地游客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心跳體驗。
      2023-06-23 10:06
      連江縣全面推進海洋牧場健康發展,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大力推行科技興海,以養興漁,有力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06-22 08:52
      在端午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新疆伊犁邊境管理支隊三道河邊境派出所民警來到了轄區少數民族群眾家中開展"粽葉飄香迎端午民族團結一家親"警民共慶端午活動,共同體驗民俗傳統文化,喜迎端午佳節。
      2023-06-20 10:49
      2023第十七屆中國·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貴德站)開幕式在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舉辦。
      2023-06-19 20:21
      2023年6月13日,江西省贛州市,位于東江源區的定南縣水清、河暢、岸綠、景美。
      2023-06-14 11:11
      2023年6月12日,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頭陂鎮,一塊塊色彩分明的農田成為自然"調色板"。
      2023-06-13 10:10
      2023年6月8日,夕陽余暉灑滿安徽馬鞍山的雨山湖,皮劃艇隊員正在湖面上刻苦訓練
      2023-06-09 10:01
      2023年6月8日,筆者走進貴州省銅仁市萬仁新能源汽車廠,據徐大涌副總經理介紹:萬仁汽車項目作為萬山產業轉型升級的“龍頭”企業,自2016年落地以來,不斷創新工藝,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推動了萬山工業產業向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為主導的新型產業轉變。
      2023-06-08 16:50
      在北京密云古北口司馬臺長城附近,建有一處江南水鄉風格的度假區,名為古北水鎮。
      2023-06-05 10:46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體驗劇《樂動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06-01 10:05
      2023年5月31日,中國圖片大賽典藏館和國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國圖片大賽房山賽區頒獎儀式在北京市房山區國史影像基地舉行。
      2023-05-31 15:48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籃球超級聯賽在臺州市仙居職教中心體育館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15支籃球隊在比賽中激烈角逐。
      2023-05-30 10:26
      2023年5月26日,山東莒縣招賢鎮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們正在排隊用餐。
      2023-05-28 21:45
      2023年5月25日,山東省日照市莒縣銀齡工作室洛河鎮驛站,志愿者們在輔導孩子們研習傘畫。
      2023-05-26 16:36
      2023年5月24日,西藏林芝市波密縣松宗鎮龍亞村,綠色的青稞、特色藏族民居、周邊茂密的樹木、遠處的雪山相映成趣
      2023-05-26 10:02
      2023年4月29日,湖北省襄陽市魚梁洲中央生態公園一期漢水文化珠鏈區正式開園。
      2023-05-25 10:56
      加載更多